日前,泰康人壽重磅推出泰康樂享健康(慶典版)保險產品計劃(簡稱樂享健康(慶典版)或產品計劃)。該計劃憑借“1+N”定制化組合模式、全方位保障體系及優質健康資源,為消費者提供更完善的重疾風險解決方案,精準應對當下健康保障領域的核心需求。

重疾保障需求凸顯 創新方案呼之欲出
當前,重疾保障已成為公眾健康領域關注焦點,市場亟待創新解決方案。從泰康人壽2025年上半年理賠數據來看,重疾呈現持續高發、年輕化趨勢:癌癥發病率年增約1.4%,35-39歲人群發病率顯著上升,40-60歲中年群體重疾賠付占比達60%;同時,超八成客戶重疾理賠款不足10萬元,難以覆蓋治療、康復及收入損失。此外,傳統重疾產品結構存在缺乏針對性及保障不足問題,疊加預定利率調整導致費率上漲,消費者對靈活、足額的保障需求愈發迫切。在此背景下,泰康樂享健康(慶典版)應需而生。
“1+N”組合破局:基礎保障穩,靈活搭配準
樂享健康(慶典版)打破傳統重疾產品單一形態,以“1+N”自由組合模式,實現基礎保障不缺位、個性需求能滿足,全方位契合不同人群的健康防護訴求。
“1”:核心重疾險,筑牢保障根基
“1”即泰康樂享健康(慶典版)重大疾病保險,作為產品計劃保障核心,為客戶搭建穩固的風險防護底線,具體優勢如下:
投保靈活,覆蓋廣泛:支持0歲(出生滿30天)至70周歲人群投保,可對重疾、全殘、疾病終末期、身故發生任何一項提供保障,保障期限直至“終身”,90天等待期,成人與少兒保障需求一站滿足。
聚焦關鍵,保障核心:涵蓋惡性腫瘤(重度)、較重急性心肌梗死、嚴重腦中風后遺癥等120種重疾,同時包含疾病終末期、全殘、身故保障,精準抵御重大風險。
高性價比,權益優質:以30歲男性投保20年、基本保額10萬為演示案例,測算年交保費僅3290元,保障杠桿突出;第30年末現金價值超所繳保費。
可保可轉,靈活選擇:受益人還可將保險金或現金價值部分或全部轉換為年金,實現健康保障與養老儲備雙重銜接。
“N”:附加險任選,定制專屬保障
“N”指代四款可自由搭配的附加險,客戶可根據自身年齡、健康狀況、家庭責任等,靈活組合出專屬保障方案,想少保重疾多保輕中癥,亦或想多保重疾少保輕中癥,按需定制。核心亮點如下:
輕中癥保障,按需定制:核心重疾險搭配泰康附加輕中度2026疾病保險,可獲得120種重疾、40種輕癥、20種中癥保障,重疾1次,輕癥最高賠付6次、中癥最高賠付3次,輕中癥保額比例可自主選擇,無論是側重輕中癥防護,還是追求輕重中癥均衡覆蓋,都能精準匹配。
多重豁免,減輕壓力:附加險提供全方位保費豁免支持。泰康附加輕中度豁免保費2026疾病保險,可豁免被保人確診輕中癥后的后續保費;泰康投保人豁免保費輕中度疾病保險與重大疾病保險,則覆蓋投保人輕中癥、重疾、身故/全殘豁免責任,適配“大人保小”“夫妻互保”等場景,任一被保人出險即免交后續保費,確保保障不中斷。
通過“1+N”組合,樂享健康(慶典版)構建起“輕-中-重”三級賠付體系,疊加多重保費豁免,真正實現保障范圍全、賠付次數足、權益選擇活,讓每個家庭都能擁有量身定制的健康防護。
加持綠通健康服務 打通就醫全流程
除了完善的保險保障,泰康樂享健康(慶典版)還可對接泰康綠通服務,為消費者整合優質醫療資源,解決重疾治療中找專家難、流程復雜等需求難點。綠通服務覆蓋輕癥、中癥、重疾就醫全周期,從前期問診、精準診斷,到后續治療、康復護理,為客戶提供全流程支持,助力快速對接專家資源,提升就醫效率與治療效果,切實解決家庭就醫資源短缺問題。目前,綠通合作網絡已涵蓋超1600所三甲醫院。
從足額重疾賠付覆蓋各項費用,到輕中癥賠付應對早期疾病開支,再到保費豁免緩解經濟壓力,最后到綠通服務保障就醫資源,泰康樂享健康(慶典版)形成了“保障+服務”一體化的重疾風險解決方案,實現疾病保障全、按需可定制、養老可轉換、就醫享資源。未來,泰康人壽將持續以客戶需求為核心,依托專業風險管理能力與優質服務體系,為更多家庭筑牢健康保障屏障,助力民生保障體系完善。
風險提示:
1、具體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等事項,請以相應的產品條款為準。泰康樂享健康(慶典版)保險產品計劃由《泰康樂享健康(慶典版)重大疾病保險》、《泰康附加輕中度2026疾病保險》、《泰康附加輕中度豁免保費2026疾病保險》、《泰康投保人豁免保費輕中度疾病保險》、《泰康投保人豁免保費重大疾病保險》靈活組成,其中《泰康樂享健康(慶典版)重大疾病保險》可獨立銷售;
2、若被保險人在保險期間內同時發生重大疾病、全殘、疾病終末期、身故中的多項保險事故,僅對其中一項給付保險金;
3、不同交費期最高投保年齡有所不同,請以官方渠道公布的產品費率表載明為準;
4、若等待期內發生風險,不承擔保險責任,無息退還所交保險費;
5、附輕、中癥組與主險組合比例須符合投保規則要求,具體詳見投保規則;
6、文中“終身”指的是保險期間至105歲。
來源:泰康人壽吉林分公司
編輯:劉薇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