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18日中午,白城市慶北支行工作人員憑借敏銳的風險意識和高效協作,成功攔截一起冒充公檢法人員的電信詐騙案件,為客戶趙阿姨挽回9萬元經濟損失,筑牢了金融安全防線。
“公安局”來電設局 客戶險陷轉賬陷阱
當日11時30分許,趙阿姨前往白城市慶北支行辦理業務,稱需將微信賬戶中的9萬元提現至銀行卡并轉賬。柜員在為客戶辦理業務時,注意到趙阿姨與同行人員交談中提及“添加‘公安局’人員微信”“被要求轉賬”等關鍵詞,并在辦理業務過程中進一步確認異常情況,初步判斷客戶可能遭遇電信詐騙。
警銀聯動筑防線 15分鐘緊急勸阻顯成效
發現可疑后,業務主管、柜員與大堂值班經理內外配合對趙阿姨展開勸導。起初,趙阿姨對工作人員的詢問保持警惕,不愿透露詳情。經工作人員反復耐心溝通和核實,發現趙阿姨已下載詐騙分子提供的涉詐軟件,對方冒充公檢法人員,以涉嫌違法需配合調查為由,誘導其將資金轉入所謂“安全賬戶”。
確認詐騙事實后,工作人員第一時間撥打報警電話,并向警方詳細說明情況。民警到場后,與銀行員工共同協助趙阿姨刪除涉詐軟件,同時建議其將9萬元資金轉為定期存單,阻斷資金風險。從發現疑點到完成資金保全,全程僅用時15分鐘。
“安全賬戶”陷阱曝光 公檢法機關不會線上辦案
“幸虧你們攔住了我,不然這錢就打水漂了!”趙阿姨握著工作人員的手連聲道謝。警方表示,此類案件中,詐騙分子常以“涉案需保密”“視頻筆錄”為由切斷受害人與外界聯系,通過偽造證件、虛假通緝令等手段實施心理控制。
郵儲銀行白城市分行溫馨提示
公檢法機關不會通過電話、微信、QQ等線上方式要求轉賬或提供銀行卡密碼,更不會設立所謂的“安全賬戶”。若接到自稱“警方”的來電,務必通過110或轄區派出所電話核實身份;凡涉及資金操作,務必與家人、銀行工作人員或警方溝通確認。